◎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国际航运公会(ICS)对中国和美国决定暂停征收相关港口费用表示欢迎。

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的多方面成果共识,其中,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ICS对此表示:有报道称美国同意暂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征收301条款港口费用一年,同时中国也同意美采取措施后暂停针对美联船舶的反制措施,这是一个受欢迎且积极的进展。”
针对此次暂停互征港口费用的决定,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Maritime首席执行官LarsJensen表示:航运企业可能会持审慎态度应对这一变化。由于暂停措施具有明确时限,不少公司预计将继续采取部分合规策略,在运营中仍会参考原有规定,并随时准备调整船舶调度计划,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动。”
海运服务提供商High-TrendInternationalGroup(HTCO)表示,这一暂停举措为企业带来了直接且可观的收益,预计将有效降低跨境运输的综合成本,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HTCO业务拓展战略的信心。
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ChongJaIan也提醒,美国对中国海事及造船行业存在更深层次的担忧,即认为中方通过补贴使相关企业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从而主导全球市场。他指出,这些结构性问题并未因短期暂停而解决,一年的时间也不足以让美国本土相关行业实现竞争力上的根本提升。
港口费暂停,大豆贸易迎来希望?
丹麦航运巨头Norden轮船近期迎来重要市场转机。随着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两国已同意暂停实施原定互征的港口费机制,而更令市场关注的是,中国或将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为全球干散货航运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Norden首席执行官JanRindbo透露,市场回暖的信号早已显现:在贸易协议正式公布前,我们就已收到首批从美国向中国运输大豆的运价询盘。这让我们在协议达成前就预见到两国将在大豆贸易上达成共识。”
不过,Rindbo也对采购规模持审慎态度: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国的实际采购规模。考虑到此前中国已从南美大量进口大豆,且目前国内大豆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采购规模仍待观察。”
这一谨慎态度源于贸易格局变化。自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以来,中国自今年上半年起就开始大幅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至9月份甚至出现了零进口的情况。与此同时,中国将采购重心转向巴西等南美地区,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全球大豆贸易流向,还使得南大西洋地区的谷物运输旺季意外地延续至第三季度。
据《界面新闻》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方已同意在截至1月份的本种植季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还承诺在未来三年每年购买2500万吨大豆,东南亚其他国家已同意再购买1900万吨美国大豆。
谈及当前形势,Rindbo表示: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转折点。”但他同时强调,贸易壁垒始终对全球经济和航运业造成负面影响。如今看到局势出现缓和,确实令人欣慰。这一系列变化也再次证明,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始终处于地缘政治格局的核心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为 “4x国际集运”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