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fixed_banner--]
 中国到英国国际物流

南美航线还能涨多久?

在这里遇见不一样的她

近日,赫伯罗特宣布自11月1日起上调远东至南美东西海岸航线的综合费率附加费(GRI),每标准箱涨幅高达1000美元,这一动作是今年以来南美集运航线持续火热的延续。受中国对南美出口需求集中释放、班轮公司主动调控运力等因素叠加影响,该航线不仅运价呈持续上扬态势,舱位紧张问题也愈发突出,成为2025年全球集运市场中表现最为亮眼的航线之一。

南美航线还能涨多久?

从当前市场信号看,南美航线运价的上涨态势并非短期脉冲,但其持续性需结合供需变化、基建进度与运力调控节奏综合判断,短期旺季支撑明确,中期受基建落地节奏影响,长期则依赖中拉贸易结构性增长动能。

运价强劲上涨

上海航运交易所日前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美东航线运价呈现强劲上涨态势。从1月初的1350美元/TEU持续攀升至6月末的2480美元/TEU,半年内涨幅超83%。

不过,进入7—8月后,受巴西雨季尾声港口作业效率逐步恢复的影响,该航线运价出现阶段性回落,最终稳定在1960美元/TEU。即便如此,这一价格较2024年同期仍高出15%,凸显市场需求的整体韧性。

进入9月,南美航线运价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一方面,中国国庆长假前企业出货节奏明显放缓,需求端支撑减弱;另一方面,中远海运集运增开南美东快线等新增运力陆续投放市场,供给端压力增加。受此影响,该航线运价单周大幅下跌10.51%,最终跌至1520美元/TEU,创下2025年4月以来的新低。

但从短期来看,运价上涨动力仍将延续。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启,中国至南美海运市场整体运价强势反弹。进入10月,巴西、智利、秘鲁等南美主要航区的运价均呈现稳步上行趋势,部分港口甚至因舱位供给紧张出现有价无舱”的情况,市场活跃度显著回升。

需求持续释放

南美航线运价反弹并非短期脉冲式上涨,其背后更有货量增长与出口结构优化的长期逻辑支撑。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对南美出口已摆脱传统农产品、矿产品的单一品类依赖,逐步向多元化升级,消费电子、家电、汽车配件成为拉动拉美市场需求的主力增长点。同时,新能源设备与建材需求持续扩大,跨境电商货量攀升还催生了更多拼箱运输及快线服务需求。这些趋势既印证了拉美地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韧性,也从根本上为航线运价长期维持高位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与拉美地区双边贸易连续7年高速增长,2024年贸易总额达518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亦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入2025年,这一良好态势得以延续,1—9月中拉贸易总额达403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3%的稳健增长,贸易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这组亮眼数据背后,是拉美万亿级需求的不断释放,而作为拉美经贸核心的南美洲,凭借资源禀赋、产业需求与区位优势,成为这一需求释放的关键载体,其旺盛的进口需求直接拉动南美航线货量增长,进而为航线中期运价维持相对高位筑牢了底层支撑。

具体而言,巴西基建升级、智利资源加工扩容、秘鲁能源开发需求及拉美制造业升级诉求,与中国工程建设、高端制造、新能源技术优势精准对接,这种供需契合点已成为双边贸易增长的核心动力。

聚焦拉美主要经济体,各国发展需求与中国产业优势深度契合。巴西人口超2亿,是中国在拉美重要贸易伙伴,其国内基建需求旺盛,近年大力推进交通、能源领域基建升级,为中国工程、建材等产业打开广阔市场;墨西哥是拉美唯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2025年启动铁公基”计划,投入近千亿美元推进铁路、公路、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设备出口与技术合作提供新机遇;阿根廷作为拉美潜在消费大国,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农业和建筑机械、机电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卡车及火车零部件等关键物资均依赖中国供应;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日常轻工产品、工业机械设备及电子零部件,凭借高性价比深受当地市场欢迎。

综合来看,拉美地区正加速基建升级与产业复苏,对工程机械、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需求缺口扩大。同时,该地区6.5亿人口构成的庞大消费市场,为中国家电、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等优势品类开辟广阔空间,且这一需求方向契合当地中产阶级崛起带来的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巩固了中拉贸易的增长韧性。

班轮公司纷纷布局

近年来,在欧美航线需求不振的背景下,班轮公司将运力投入包括南美、非洲和中东在内的新兴市场,纷纷加大在当地投资,通过兴建港口码头和仓储物流或直接收购当地相关物流公司扩大航线布局。

在港口码头投资方面,中远海运集团投资的钱凯港项目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也是南美首个绿色智慧港口,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开港。中远海运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1—5月,钱凯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9.44万标准箱、散杂货及滚装货物62.69万吨,装卸船舶118艘次。中远海运集团开通的钱凯—上海”直航航线将南美至亚洲运输时间从33天压缩至23天,物流成本降低20%,直接辐射哥伦比亚、智利等周边国家。

马士基旗下APMTerminals计划投资19亿巴西雷亚尔(约3.07亿美元)扩建南美最大港口桑托斯港,目标将吞吐量翻倍,通过轮辐模式降低13%海运成本。同时,马士基与DPWorld(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签署八年协议,后者将分阶段投资20.5亿雷亚尔提升桑托斯港吞吐量至210万TEU,马士基则新增6条航线挂靠。

在航线网络升级方面,2025年4月,马士基与达飞轮船联合推出亚洲至南美东海岸ASAS2/SEAS3航线,投入11艘5000—8000TEU船舶,上海至桑托斯航程缩至37天,新增蛇口港挂靠缩短华南货物运输路径30%。地中海航运于2025年9月开通远东至南美西岸ALPACA航线,投入10艘7000TEU船舶,挂靠宁波、釜山及秘鲁卡亚俄、智利阿里卡等港口。该航线同步作为MSC樱桃快线”运营,依托智能冷藏技术保障生鲜运输,船舶到港实现零延误”。

尽管南美市场潜力显著,但仍面临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巴西桑托斯港平均船舶等待时间达7天,需持续投资升级。但从长期来看,班轮公司的这些布局将逐步缓解南美航线的运输压力,南美航线运价或将告别持续大涨”阶段,进入供需动态平衡”的平稳期。

总体而言,南美市场凭借资源优势、人口红利和中拉贸易增长,已成为班轮公司战略布局的新兴区域。未来,随着港口扩建和航线优化,南美有望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为 “中国到英国国际物流”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4xct.com/hyzx/11115.html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物流信息
物流费用
热门地区